渤海小吏是《三國爭霸》的作者。

《三國爭霸》是本歷史書,以真實史料為基礎,以人物為核心,講述三國歷史上的重要戰爭。這本書的名字有點中二,內容卻很紮實。

我忘記瞭什麼時候知道的渤海小吏,隻是公眾號關註列表雖然更新瞭很多次,他的公號卻一直在。這不太容易。要知道,我雖然經常把公眾號關註數量拉滿,但也會定期清理,每次清理過後,剩下的都不足一百個。我清理得最徹底的時候,公眾號列表裡隻有不到30個。

我對歷史感興趣,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渤海小吏的公眾號確實與眾不同。他的更新文章,每篇以5000字為基本量,還是日更。他還有另外的工作,並且也已經結婚有娃,寫公眾號隻是邊角料時間裡的邊角料時間。

我剛看的時候,他說自己要寫100場戰爭,來梳理歷史事件與走向。後來公眾號的規則變瞭,我就收不到他的推文,也沒特意去找。然後有一天,有人在豆瓣做抽獎轉發,獎品就是《三國爭霸》。我參加瞭,中獎瞭。

我這才知道,渤海小吏仍然在寫他的百戰系列,而且已經寫到三國這段歷史瞭。特意去翻公號,於是有瞭瞭不得的發現。原來他是采用季更的方式,每年隻在春夏秋三個季度更新公眾號,冬天休刊。而且他也做瞭視頻,B站和抖音都有。內容上除瞭百戰系列,還有一些現實向文,以及一些名著解讀,最出名的是對《西遊記》的解讀。

冬去春來,他開始更新最新章節,《大唐風雲》。我開始有意識地去翻看,並且往回看他的歷史文章。在這個章節的開篇裡,他用接近萬字的篇幅,告訴瞭我兩個字:慣性。我記得很牢。繁榮有繁榮的慣性,衰敗有衰敗的慣性,改變有改變的慣性。整體有整體的慣性,個體有個體的慣性。

我想起自己是個讀者,但持續性還比不上他這個作者。作者在持續產出,讀者卻跟不上。如果從流量的角度,當然可以說是讀者流失瞭。但如果放棄流量的角度呢?其實就是讀者自身跟不上。不管原因是什麼。

所以幾年過去,他還在寫,不管是公眾號還是做視頻,都有幾十萬的粉絲,也出瞭書。但讀者,大多數像我這樣的讀者,仍然隻是讀者。

你隻管耕耘就好。這句話聽起來確實是一句空洞的雞湯,但真正去實施,卻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渤海小吏就是最好的例子。

耕耘也好,產出也好,都隻是不同的說法,核心在於你要持續做得到。怎麼才能持續做得到?第一步是,起心動念要正。比如渤海小吏的初心是寫給兒子。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歷,寫書評的初心是提升自己對書的理解。雖然無論投入程度還是其他方面,我可能都比不上他的十分之一,但這件事也確實在三年裡改變瞭我自己。如果我,投入更多呢?

有人會說,我也持續產出,但為什麼沒有結果?我見過這樣的人。就拿寫書評為例,我已經寫瞭79篇書評,質量有好有壞,但自己知道,也在盡力去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但有些人,隻是去寫,並不審視,也不追求更好。哪怕是寫瞭三年,也沒有提升。有些人,雖然剛開始寫,已經寫得非常好瞭。這裡面的區別是什麼呢?就在於是不是主動去寫。

主動,被動,猶豫,是三種不同的做事態度。當然也會帶來三種不同的做事結果。猶豫的人,往往是不敢動手,一直困在原地,一次又一次坐失良機又自我責備。被動的人,哪怕因為各種原因去做瞭,哪怕是有正反饋,依然會在內心充滿抱怨。但主動的人不一樣,他去做事,會一直盯住事情本身,會想著要把事情做得更好。不管主動、被動、還是猶豫,都在時間和事件裡重復循環。任何一個長久的好結果,都是在正循環裡撒下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為什麼能主動呢?還是因為起心動念夠正。發心正,才能主動。發心不正,主動很難,掉坑很容易。什麼是發心正?基於興趣、基於吸引、基於責任、基於志向,都是。相反,在我們這時代,基於流量、基於不擇手段、基於不可言說等等都是。就像此刻,突然看到“國內外多名大胃王意外死亡”的新聞,不能不說也是個例證。

越是算法時代,對好壞的區分越是明顯和及時。渤海小吏寫公眾號,用瞭幾年時間粉絲過十萬,但他做視頻粉絲破十萬就非常短暫。原因就是兩者的增長路徑不同。

而今的內容從業者,都太過在意長短,太過在意流量,太過在意能否快速拿到結果。雖然有各種因素的疊加,但也不能否認,這種觀念的錯漏之處越來越明顯瞭。所以行業人士都說做出成績很難瞭,也很怕被ChatGPT這樣的工具取代。但實際情況是,一直都有新的人冒出來。

而這些人,在行業人士看來,就是各種創新,各種打破,然後拼命去模仿。模仿的結果,是他們永遠也不能超越那個新冒出的人。

新人能出頭,還是因為內容好。

內容好,是因為專業深耕+個性表達。

所以我能體會到,語言是渤海小吏的文章最後一個提升的東西。

在那之前,他致力於深度思考,致力於把自己的思考表達清楚。

是的,就這麼簡單,於寫作技法而言,一開始隻需要表達清楚就夠瞭。

什麼是表達清楚?用麥肯錫法則講,就是不重不漏。

我們做不到,往往是因為思考得不夠深刻,而不是不會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