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期來看,我們都死瞭

满楼 2024-05-29 03:36 12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凱恩斯說:“從長期來看,我們都死瞭”,對於這句話有著截然不同的解釋。

其一:可以無休止地吹起一個又一個泡沫,而根本無須考慮長期結果。

再論通脹:

弗裡德曼的“貨幣主義”,認為積極的政府政策不僅是多餘的,而且事實上是有害的,不但不能實現緩解經濟動蕩的目標,而且會加劇經濟動蕩,因此,采取貨幣政策來應對經濟周期更為合適。這種主張蘊含的一種觀點認為:經濟衰退是貨幣流通量降低所致,而非人們增加儲備,這對經濟危機的根源把握不同則將造成對政策的解讀不同。

單純從最近幾年產油國因為石油價格腰斬而觸發經濟危機來看,貨幣主義是正確的,以石油為支柱的國傢,貨幣表達的財富價值瞬時少瞭一半,而且會進一步減少,人們覺得變窮瞭,整個社會的錢不夠用瞭。從這一點出發,我們也會發現收縮銀根來治理通脹需要條件,提高利率、回收現金都能達到這個目的,但是造成通脹的根源如果不在於利率和信貸超發,而是社會生產率出現問題則需要通過其他的方式,此時采取壓縮銀根則將導致衰退。

但是經濟的情況無法及時捕獲到,有人認為貨幣政策也不能有效穩定經濟,即做不到保持貨幣供應的平穩、緩慢增長,使其與穩定狀態下的物價漲幅以及經濟的長期增長率保持一致。這個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貨幣政策之後,要經過多久才能讓人們感到實際收入增加瞭,可以增加消費瞭,或者企業多久才能發現需要擴大生產獲取增加的利潤瞭,事情的變化無法把握。經濟擴張之中蘊含著通脹,也可能推動技術的進步、產率提升。

不過,政府增加赤字來增加投資一般會抑制民間投資,既然要獲取利潤,政府投資首先想到的是與那些大企業合作,這在變相扶持或者補貼,對物價會產生影響,在一定時期內作為投資的資金是一定的,民間投資相對減少,投資渠道也會變少,而且在社會生產力不能提高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其二:經濟也許最終會通過自我調整而自動走出衰退,但這個過程將是十分緩慢的,我們不能因此便無視那些可以迅速結束衰退的政策。衰退給人們帶來瞭困惑和傷痛,貨幣需求提高,在此情形下與其坐等價格下降,為什麼不以註入現金的方法縮短這個痛苦的過程呢?

再論通脹:

惡性通貨膨脹是紙幣取代金屬貨幣之後發生的。同時,經濟增長將推動通脹的發生,通脹的存在既使得利潤得以提升,又使得發展的成本增加。隻是沒有任何純粹的市場,政府的影子無處不在,國際貿易是國傢博弈的所在,經濟周期歸其根本還在於央行制造的通貨膨脹。需求不足產生衰退,供應不足促進繁榮,一旦供應超過需求 貨幣貶值嚴重自然造成供應過度或者抑制消費。這其中依然存在通脹的影子。

如果大傢都減少開支增加儲蓄,社會流通的貨幣減少則會引發危機,當人們在政策引導下積極消費,讓社會流通的有效貨幣增加,這是應對危機的有效手段,而且人們的收入也會因此增加。所謂的政策引導即央行擴大貨幣供給來促進經濟發展並穩定就業,但另一種觀點認為人為制造通脹,其實這才是危機的根本原因。

但是“流動性陷阱”也說明一種情況,即人們信心低迷的時候,即使采取上述增發貨幣的措施也無法提振人們的消費信心,而是繼續增加儲蓄,但是歸根結底,我們會想到,增發貨幣引起通脹,使人們的實際收入增長沒有得到恢復。經濟一旦發生危機,銀行倒閉將自我強化,即使本來健康的銀行也將應聲倒下,人們因為信心遭受重創發生擠兌,然後囤積現金,在此情形下,這時央行增大貨幣供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經濟,但是人們的信心沒有恢復,即使增加貨幣供給也會陷入流動性陷阱。

此時,政府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增加公共支出也未必能解決支出和收入均下降的問題,雖然政府通過增加赤字來增加社會需求,但它也隻是一時產生這種效應,但將削弱經濟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