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可見光

芝加哥学派 2024-06-08 03:12 14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作者:張明

核心提示:

傳統觀點認為:太陽電磁輻射波中400~760nm的電磁波,含有亮度和顏色信息。光照過程是亮度和顏色照射在物質上使物質可見,因而被稱為可見光。

本文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解析,試圖說明:

1、所有電磁波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並無特殊的電磁波;

2、所有的電磁波都不可見,可通過其它物理手段間接地被感知;

3、光的本質是電磁波與物質自身發出的電磁波在相互作用下實現“磁光轉換”的結果。特定頻率的電磁波使物質以特定的亮度和顏色可見,其實質是物可見而不是光可見。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特此申明。

(全文共約8千6百字。)

1、序

光,是最常見同時又是最神秘的自然現象之一,從神的隱喻到科學分析,經歷瞭漫長曲折的過程,可以肯定地說,人類對光本質的探求一直貫穿著整個科學史。

科學演進到今天,人類對光的應用已經取得瞭非常大的進步,也極大地促進瞭人類社會的發展,但是,光究竟是什麼?這個糾纏瞭人類幾百年的問題時不時挑戰人們的認知,所以我們還需要自問一下:我們真的已經探究到光的本質瞭嗎?

很多事物一旦變成瞭常識,就很難再引起人們的註意,更少有人去追問一個為什麼?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看起來平常卻又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問題上。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太陽帶給我們光和熱,認為太陽“……采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這完全符合我們的直觀體驗:當太陽照耀大地時,我們就感受到瞭光明和溫暖,說明太陽是有亮度和溫度的。

但是,從另外一個場景來看,假設有一個真空杯和一個實芯杯,使用時哪個更安全呢?稍微有點生活常識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真空杯。

一個簡單的物理常識是:熱需要有介質才能夠傳導。實芯杯杯體就是介質,所以會燙手,而真空杯因為沒有傳導熱的介質,因此具有隔熱的作用,所以更安全。

地球與太陽之間相隔約1.5億公裡,在太陽和地球之間,除瞭靠近地球表面有幾百公裡稀薄的大氣層以外,其它完全是真空。現在問題來瞭:太陽的熱是怎麼穿過1.5億公裡的真空傳導到地面上的?如果說真空不能傳熱,我們站在陽光下明明又能感覺到溫暖,這豈不矛盾嗎?

你看,我們的體驗和書本上的理論都是明確和真實的,就證明它們至少包含瞭某種正確性,但是把兩種現象放在一起考慮,它卻是矛盾的,不能自圓其說。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肯定有哪個環節存在問題。

那麼,為什麼對這個問題很少有人提出疑問呢?可能就是因為我們太習以為常瞭,大概從懂事起就知道瞭太陽帶給我們光和熱,但並不知道原因是什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正不影響我們享受太陽的光和熱。

坦率地說,在我看來不僅太陽熱的問題是如此,所謂太陽可見光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這也是我寫作此文的原因。

因為後面我們還要涉及到熱的問題,所以現在先暫時把它放到一邊,回到我們的主題上來,讓我們通過多種自然現象來深入地探究一下:光究竟是什麼?

2、緣

哥本哈根學派有一句名言:先有自然才有人類,有瞭人類才有自然科學。於是,對自然的研究形成自然科學,對人類社會活動的研究誕生瞭社會科學。

光究竟是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在歷史上竟然使眾多的物理大傢們產生瞭長達幾個世紀的爭論。

經典物理學早期研究有一個特點,基本上都是從一般物理現象出發,通過觀察實驗、歸納總結等手段,最後得出結論。同樣,光的研究也是從現象上來推論光的本質。

以牛頓為代表的微粒派認為:光沿直線傳播,有反射、折射、鏡面成像、透鏡成像等光學現象,所以光的實質是微粒,是單一的、無限小的,具有形狀、大小、顏色和其他物理性質。但是,微粒說解釋衍射、折射和幹涉等現象就比較困難。

以惠更斯為代表的波動派則認為:“光同聲一樣,是以球形波面傳播的”。直到托馬斯•楊的“雙縫幹涉實驗”,讓微粒說的一統地位開始出現動搖。後來,菲涅耳的波動理論以高度發展的數學為特征,利用幹涉理論對惠更斯原理進行補充,在解釋光的反射、折射、幹涉、衍射和偏振等與光的傳播有關的現象時,波動理論取得瞭完全的成功。

蘇格蘭物理學傢麥克斯韋,在總結前人關於電磁學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立瞭一組描述電場、磁場與電荷密度、電流密度之間關系的“麥克斯韋方程組”,被稱之為“世界上最美的物理公式”。麥克斯韋方程組以一種近乎完美的方式統一瞭電和磁,並從這套方程組裡推導出瞭電磁波,然後通過計算發現電磁波的速度正好等於光速。於是,麥克斯韋預言“光是一種電磁波”。

1887年,德國物理學傢赫茲經過無數次實驗,最後通過其它物理手段證實瞭電磁波的存在。

1898年,意大利物理學傢馬可尼又進行瞭許多實驗,不僅證明光是一種電磁波,而且發現瞭更多形式的電磁波,它們的本質完全相同,隻是波長和頻率有很大的差別。

麥克斯韋方程組在電磁學與經典電動力學中的地位,如同牛頓運動定律在牛頓力學中的地位一樣。以麥克斯韋方程組為核心的電磁理論,是經典物理學最引以自豪的成就之一。

這個時候,光是電磁波已經成瞭定論。

電磁波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從經典物理學的角度看,明顯地不同於粒子。這些性質主要包括波的疊加性、幹涉現象、衍射現象等。光是電磁波,所以光也有這些特性,這些特性也是研究光的手段。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傢們終於弄清楚瞭太陽電磁波的全部電磁頻譜。

圖 1 太陽電磁波譜

依據其波長和頻率進行分類,太陽電磁波粗略分為伽馬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如圖1所示。

你可能有點疑惑,既然都是電磁波,為什麼有些叫線,有些叫光,有些又叫波,統一起來不是更好嗎,也便於理解和記憶。可能是因為它們是陸續被不同的物理學傢發現的,因此造成瞭名字的不統一。

不管怎樣,隻要記住它們都是電磁波就可以瞭。

3、惑

其實,關鍵的問題並不在於叫什麼名字,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所有的電磁波中,位於電磁頻譜中段、頻率約在400~760納米的電磁波,在現有的知識框架中它被認為是可見的電磁波,所以又被稱為可見光。

有瞭光,我們就可以看見光明的世界。

在光學發展的早期,對顏色的解釋顯得特別困難。那麼我們是如何看見色彩的呢?在現有的理論框架中,還要從牛頓說起。

牛頓做瞭一個被後世評為“物理最美實驗”之一的“色散實驗”。他在著作中記載道:“1666年初,我做瞭一個三角形的玻璃棱柱鏡,利用它來研究光的顏色。為此,我把房間裡弄成漆黑的,在窗戶上做一個小孔,讓適量的日光射進來。我又把棱鏡放在光的入口處,使折射的光能夠射到對面的墻上去,當我第一次看到由此而產生的鮮明強烈的色光時,使我感到極大的愉快。”

牛頓通過色散試驗,發現白光是由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混合而成,他認為不同顏色的色光就是不同顏色的微粒混合與分開造成的。非常遺憾的是,微粒說被波動說替代後,我沒有看到一篇關於顏色與電磁波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文章,絕無可能是有顏色的電磁波吧?相關文章基本上都是語焉不詳,或者直接跳過這一環節,隻是告訴你白光可以分解為多種色光。

圖 2 色散

牛頓的色散實驗,是利用每種光在棱鏡中不同的折射率,經折射後就顯示出不同顏色的光,實驗證實瞭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註)不同顏色的光復合而成,牛頓把這個顏色光斑叫做光譜。接著又對不同的色光再進行分解,直到不能再分為止,最後隻得到瞭紅、綠、藍三種純光譜。如圖2所示。

隨著光學理論的發展,現在我們清楚瞭色光的混合原理。

紅綠藍三色是不能再分解的三種基本顏色,簡稱色光三基色,由任一兩基色混合就得到瞭混合色。

圖 3 色光三基色

如圖3所示,紅與綠混合得到瞭黃色,綠與藍混合得到青色,藍與紅混合得到瞭紫色,三基色相混合就得到瞭白色。任一混合色再與另一混合色混合也會得到一種新的顏色,經過色相、明度、飽和度顏色三要素的調節,就可以混合成多達一千多萬種顏色。

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瞭光的實質就是電磁波,並且經過色散實驗,我們知道瞭太陽光是由紅綠藍三基色組合而成的白光。現有的理論告訴我們:當太陽光照射到物體上時,物體吸收瞭一部分顏色,剩下的顏色就是我們看到的顏色。這樣說可能不太好理解,舉個例子:我們看見綠色的樹葉,是由於樹葉的物理特性使它吸收瞭其他顏色的光,隻反射綠色的光,這些光射入視網膜後形成有顏色的圖像,我們就看見瞭綠色的樹葉。

總結一下,說瞭這麼多,光的傳統觀點中隻需要記住以下兩點:一是光有亮度,二是有顏色,所以被稱為可見光。

(註:我們平常用詞都是“赤橙黃綠青藍紫”,這是由於修辭的需要,但它並不科學。由圖3可以看出,三基色混合後應該是“紅黃綠青藍紫”。)

4、拆

我們都有一個常識,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

在經典物理學中,物質是由原子組成,原子又是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它們比起原子來是更為基本的物質成分,於是稱之為基本粒子。粒子則具有形狀、大小、顏色、質量和空間位置等其他物理性質,用於構成更復雜的物質結構,進而構成宏觀實體。由於物質具有這些特征,所以我們說物質就是客觀存在,是可觀察並且是可認知的。

宇宙中除瞭我們所瞭解的可見物質以外,還有另外一種存在形式——場,它是一種特殊的存在,看不見、摸不著。關於場的理論比較復雜,沒有相當的知識儲備是不太容易理解的,但我們可以記住它的基本特點:場雖然是不可見的,但是可以通過其它物理手段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引力場。它是描述物體延伸到空間中對另一物體產生吸引效應的理論模型,引力場是不可見的,它隻有通過由物體產生的引力效應來描述,也就是通過間接手段感知到引力場的存在。

還有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電磁場,我們手機的無線信號、移動網絡都是通過電磁場中的電磁波進行傳遞。

場概念的產生,也有麥克斯韋的一份功勞,這是當時物理學中一個偉大的創舉,正是因為場概念的出現,使當時許多物理學傢得以從牛頓“超距觀念”的束縛中擺脫出來,普遍地接受瞭電磁作用和引力作用都是“近距作用”的思想。

經過物理學傢們的研究,現在我們知道:宇宙間至少存在兩種物質形式:由粒子構成的物質和由波構成的場。雖然它們都是物理學研究的對象,但它們並不是同一類物質。物質有質量,看得見、摸得著;波有能量,沒有質量,看不見、摸不著。

圖 4

我們再來看一下現行的太陽電磁波譜圖,雖然沒有統一的版本,但它表達的內容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如果你仔細地觀察,不論哪一個版本,都會發現在電磁波譜中,對於400~760納米波段都標示為可見光。如圖4所示,是有亮度和顏色、可見的光。換句話說光本身是一種可觀察的存在。

圖 5

圖5左為中國天宮空間站宇航員拍攝的地球晝夜交替時的圖片,圖片上地球一邊是白天,一邊是夜晚;右為美國宇航局發佈的白天時間宇航員在太空作業時的圖片。請註意,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太空深處都是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見。但是地球表面和宇航員以及機械臂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圖 6

如圖6所示,生活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類似這樣一種自然現象,日出或日落時分,空氣中彌漫著水氣或塵霧,當太陽光從樹林中穿過時,我們仿佛看到瞭一條條光線投射過來,就誤認為看見瞭光。其實這種現象叫“丁達爾效應”,也叫做“耶穌光”,是一種物理現象,它是光在傳播過程中,光線照射到物質時,發生光的反射和散射,類似的場景還有演唱會上燈光和雨後日落時的太陽光。

圖 7

圖7為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作品 “地出”,可以清楚地看到,除瞭地球和月亮具有物質特征的可見以外,宇宙空間一片漆黑。

圖 8

圖8為在室內做的光路實驗。兩支光源分別發出紅光和藍光,在幕佈上形成兩個光影(光端),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光源與光端之間的光路上,並沒有看見有可見光的存在,更沒有看到帶顏色的光。

從以上實例中不難看出,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發現作為物質的可見光存在。

從經典物理理論來看,可見的光也沒有存在的依據。

前面說過,凡是物質都有質量,顏色和粒子都是有質量的物質。我們回憶一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任何兩個質點都存在通過其連心線方向上的相互吸引的力。該引力大小與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其間介質種類無關。

僅太陽的質量就占太陽系質量的98.8%,處在太陽系不同距離的八大行星都無法擺脫太陽的引力而固定在各自的軌道上,不用去進行多餘的計算都可以知道,任何有質量的物質都不可能脫離太陽表面逃逸到宇宙空間。如果光是粒子或含有顏色的光,就不可能脫離太陽到達地球表面,更不可能達到光速,能夠到達地球表面的隻能是有能量沒有質量的電磁波。

所以準確地說,傳統上我們理解的那種有亮度和顏色的光,其實是不存在的。那麼,我們感覺到的光究竟是什麼呢?沒有光我們怎麼看到世間萬物的呢?

5、解

我們知道物質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包括質子和中子)和電子雲構成,電子雲中的電子在不同軌道上圍繞著原子核運動,原子是永恒運動的,它們不停地振動和旋轉,同時向外輻射紅外線。這種輻射現象我們用肉眼無法觀察到,但在夜間可以通過熱成像儀將物體發出的不可見紅外線轉變為可見的熱圖像,從而觀察到它的存在。

在沒有外部能量激發的情況下,由於其原子的運動,其溫度不會低於絕對零度(-273.15℃)。也正是由於原子的運動,絕對零度在現實中是無法達到,隻是理論的下限值。當然,在這種狀況下,一切生命形式都不可能存在,世界將會是永恒的黑暗。

一旦有外部能量施加於原子,原子獲得能量後將處於激發狀態並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輸出能量。

太陽是一個包含巨大能量的電磁輻射場,它的影響范圍包含整個太陽系,它時時刻刻都在向空間輻射能量,太陽的能量就是通過電磁輻射波以振動場的方式進行傳遞。地球所接受到的能量僅為太陽向空間總輻射能量的二十億分之一,但卻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泉。可以認為太陽是由很多互不相幹的點波源組成的擴展波源,從而,太陽輻射波具有非常寬的頻域,其振幅和相位都存在著快速的隨機漲落。

由圖1所示可知,在太陽總輻射中,根據其輻射波的頻率與波長,被劃分為不同種類的輻射線,且具有不同的能量和功能。

處在紫外線與紅外線之間的波,在傳統觀點中它被稱為可見光,雖然本文認為不存在“可見的光”,但波卻是存在的。因為它在紫外線與紅外線之間,根據它所處的位置和作用,為瞭敘述方便,暫且叫它“物外線”,所以,調整後太陽光譜應該是如圖9所示。

圖 9

從圖9可以看出,太陽輻射波依據其頻率和波長分為很多種,對於各種不同的波,我們不需要瞭解很多的內容,隻需要記住以下兩點:一是頻率越高,所攜帶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強,;二是所有的波都不可見,但可通過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後形成的各種物理現象被感知到。

由於篇幅的原因,本文就不一一描述,隻是選擇幾個有關的進行介紹。

X光就是大傢都非常熟悉的例子。X光雖不可見,但當X射線透過人體不同組織時,被吸收的程度不同,經過顯像處理後即可得到不同的影像。

1801 年德國物理學傢裡特(Johann Wilhelm Ritter,1776~1810)發現在日光光譜的紫端外側一段能夠使含有溴化銀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發現瞭紫外線的存在。紫外線因其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穿透力強,能穿透到原子核內部發生作用,對微生物的破壞力極強。例如:細菌吸收紫外線後,引起DNA鏈斷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聯破裂,殺滅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細菌死亡。所以紫外線常用來消毒滅菌。

紅外線是由英國科學傢弗裡德裡希·威廉·赫歇爾於1800年發現。他將太陽光用三棱鏡分解開,在各種不同顏色的位置上放置瞭溫度計測量光的加熱效應。結果發現,位於紅光外側的溫度計升溫最快。因此得到結論:紅光的外側必定存在人的肉眼無法看見的光線,這就是紅外線。

紅外線頻率較低,能量不夠,遠遠達不到原子、分子解體的效果。因此,紅外線隻能穿透原子的間隙,而不能穿透到原子的內部,會使原子、分子的振動加快、間距拉大,即增加熱運動能量。從宏觀上看,物質在融化、在沸騰、在汽化,但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原子、分子本身)並沒有發生改變,更不能使原子核內部發生改變,這就是紅外線的熱效應。

現在我們知道瞭,紅外線主要作用是熱效應,這就回答瞭本文在序言裡提出的那個問題:太空中沒有傳導介質,太陽的熱不可能直接傳導到地球,而是通過太陽電磁波傳導,紅外線的熱效應與物質相互作用進而使物質產生熱量。所以,生活中我們的直觀體驗就是太陽光是熱的。

因為是受太陽電磁波作用引起的現象,可稱之為“磁熱轉換”。

除瞭紅外線的熱效應外,“磁熱轉換”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接觸比較多的還有微波爐。

微波也是一種電磁波,和紅外線一樣,其本身並不產生熱,在宇宙、自然界中到處都有微波。微波爐是將電能轉變成微波,以每秒24.5億次的振蕩頻率穿透食物,當微波被食物吸收時,食物內的極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質、糖等)即快速受激振蕩,這種震蕩的宏觀表現就是食物被加熱瞭。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究竟什麼是光。

先簡單介紹一下共振現象。

共振是指一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和波長下,比其他頻率和波長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動的情形;在共振頻率和共振波長下,很小的周期振動便可產生很大的振動,因為系統儲存瞭動能。其振幅急劇增大,運動急劇增強。嚴格說來,紅外線的熱效應和微波的熱效應也是一種共振現象引起的結果。

位於紅外線與紫外線之間的“物外線”,其波長、頻率、能量都處在兩者的之間,既不能使原子產生大量的熱,也達不到原子核內部使其改變物理性質的程度。

當“物外線”作用在物質上時,兩者相同的頻率產生共振。此共振主要集中在物質原子外層的電子層,並未深入到原子核內部,因此溫度並無明顯升高。電子受激加速運動並向外輻射能量,此時物質為可見狀態,即被稱之為可見光。因為是太陽電磁波與物質相互作用引起的現象,可以把這種現象叫做“磁光轉換”。

物質在“磁光轉換”使物質可見的同時,也在向外輻射部分能量。這種現象通過一種簡單地場景可以觀察到。

在一個白色平板上放置一個紅色的球體,正常光照情況下,仔細觀察球體與平板的結合部和球體的陰影,就會發現本來白色的平板上面會發生偏紅的現象,球體的陰影部分也會受到白色的影響,這就是物質輻射電磁波互相引起的現象,這種現象也被稱為環境光。

“磁光轉換”不完全取決於外部電磁波,也與物質的自身發出的電磁波頻率有關;不同的物質發出的電磁波擁有不同的振動頻率,當與太陽電磁波相對應頻率發生共振時,物質就以該頻率對應的顏色呈現。

現實中絕對純的物質並不多見,更多的是多種物質的混合,在發生“磁光轉換”時,這些物質就呈現出不同的混合色光,由此我們就看到瞭色彩斑斕的世界。

物質電磁波與任一單一物外線也可以實現“磁光轉換”,此轉換不是“共振”的情況下發生的,因此“亮度”偏低,並伴有色光混合現象。例如:用頻率為700nm的“光”照射任何顏色的物質時,該物質在可見的同時會發生偏紅的感覺。

最理想的“磁光轉換”的是純白物質,它與太陽輻射中的400~760nm“物外線”都發生共振現象,所以看上去“光”最亮。

換個角度理解,所謂的光是物外線作用在物質上,進行“磁光轉換”後物質“自身發光”,因而可見。任意兩種頻率物外線與物質完成“磁光轉換”後的亮度都高於單一物外線完成“磁光轉換”的亮度。

圖 10

圖10是三基色去除顏色信息後的亮度信息,從圖中可以看出,紅綠藍三基色單色亮度最低,任意兩基色混合後(黃青紫)的亮度高於基色,當三基色全部混合後為亮度最高的白色。

由於顏色的形成取決於電磁波和物質之間的“磁光轉換”,三基色分佈不均勻,極易造成偏色(白色不白),電子產品裡可以通過調節白平衡進行調整。

相對而言,除太陽外的其它“光源”更容易偏色,偏紅的稱之為“暖光”,偏藍的稱之為“冷光”,生活中表現在白板上就習慣分為乳白和瓷白。

太陽“光”在中午時分更接近理想白色,早晚的太陽輻射由於受到大氣微粒物質的影響而偏紅橙色。

圖 11 紅色光與紫藍色光混合成紫色光實驗

圖11所示,不同頻率的電磁波作用在白幕上,經過“磁光轉換”,分別呈現紅藍兩色,兩色相交的部分就顯示出混合色紫色。

完成“磁光轉換”的兩個必要條件是:一是要有最低能量的物外線;二是要有(任意)物質,兩者缺一不可。隻有完成這一過程物質才成為可見,也即是我們以前認為的“可見光”。

一個完整的場景是:當太陽電磁波穿過太空時,太空中沒有物質存在,沒有產生“磁光轉換”和“磁熱轉換”的外部條件,太陽電磁輻射波又不可見,所以我們看到茫茫的太空是黑黢黢、冷冰冰的。

圖 12 太陽電磁輻射波傳導到地球,產生光和熱

當太陽電磁波到達地球時,由於地球被大氣層包圍著,離地表最近的是由空氣、水蒸氣和懸浮在大氣中的固體雜質三部分組成的對流層,其中空氣又由氧、氮、氬和二氧化碳等成分組成,此時一部分太陽輻射波與其產生“磁光轉換”,並在天空中形成瞭漫反射,在地面上看到的即是白天。

如果在清晨、日落時分或者雨後雲層較多的時候,太陽電磁波穿過雲層時被分割成條狀,容易形成“丁達爾”現象,這種現象通常被誤認為是一種可見的“光線”。這條“光線”的亮度在太陽輻射強度一定的情況下取決於微粒的密度,密度越大,“光線”越明顯,在純凈的空間裡不會產生這樣的“光線”。

太陽電磁波的另一部分穿過雲層到達地面,與地表上物質產生“磁光轉換”和“磁熱轉換”,物質可見的同時產生熱量,這種過程就是我們日常稱之“光”和“熱”。如圖12所示。

太陽電磁波輻射到地面後,還會在物質間相互反射,這種反射來自於各個方向,所以被稱之為漫反射。如圖7所示,地球在太空中受太陽照射的那一面可見,背光的那一面不可見。你可以平伸出手掌,對著陽光那面可以看見,另一面同樣可以看見,沒有死黑的現象,這就是電磁波漫反射形成的現象。

因為如此,不同的色調和影調為我們構成瞭色彩斑斕的萬千世界。

最後,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所有電磁波隻有頻率和波長的不同,並無特殊的電磁波;

2、所有電磁波都不可見,但可通過其它物理手段間接地被感知;

3、光的本質是電磁波與物質自身的電磁波在相互作用下實現“磁光轉換”的結果。特定頻率的電磁波使物質以特定的亮度和顏色可見,其實質是物可見而不是光可見。

圖/文:張明

Eail:usxfqnym968@163.com

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