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顏淵篇白話釋義和解讀

塞纳河左岸 2024-06-29 02:12 23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釋義:顏淵請教什麼是仁,孔子說:約束修正自己使行為舉止符合禮制就是仁。一旦做到這樣瞭,天下人都會稱贊你有仁德。到達仁的境界靠自己,難道是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現仁的具體方法如何?孔子說:不符合禮的事不看,不符合禮的事不聽,不符合禮的事不言,不符合禮的事不做。顏淵說:我雖然不聰慧,請讓我按照這些話去做吧。

解讀:仁最早寫作“|二”,即一豎二橫,一為陽、二為陰,從易學象形思維上看是陰陽相濟、溫暖滋養的狀態,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是古代人的倫理觀念。孔子將“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和人格境界,意指人性的光輝、高尚、博大。顏淵問仁,孔子認為達到仁的境界要自我內外兼修,克己復禮為仁,克己是自我約束修正、克明峻德,提高內在修養;而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行為舉止符合禮制就呈現出仁的內涵,也就獲得天下人認同。至於具體如何達到禮,孔子認為看、聽、言、行四個方面去做,也就是按禮制規定要求來約束自己行為。但從社會價值看,禮是交際行為規范,封建社會中更多的體現出尊卑等級、長幼秩序、交往形式等方面內涵,與人性內在的仁並非決定性表裡關系。仁更重要表現在人生有博大光輝的天地養育萬物之德行,有超越私我造福蒼生的精神情懷,仁人必為志士,要達到仁的境界應當做到明志行德,而非克己復禮。

·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傢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釋義:仲弓請教什麼是仁,孔子說:出門好像去見貴賓,役使民眾好像舉行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在社會上沒有民眾抱怨,在傢裡沒有傢人抱怨。仲弓說:我雖然不聰慧,請讓我按照這些話去做。

解讀:顏回沒有從事仕途,孔子回答顏回達到仁的要求是克己復禮。冉雍曾做過季氏私邑長官,他為政“居敬行簡”,主張“以德化民”。孔子認為對他仁的要求是敬事而愛人,做到謹慎守禮、慎用民力,民眾沒有怨言、傢人和睦相親,這些要求是仁的本意。行為是否守仁的標準就是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讱乎?”

釋義:司馬牛請教什麼是仁,孔子說:有仁德的人,他的言語很謹慎。他不太明白,又問:言語謹慎,就可以稱作仁瞭嗎?孔子說:真正做好事情很難,言語能夠不謹慎嗎?

解讀:司馬牛為人多言而躁,針對他問仁的內涵,孔子沒有要求他去克己復禮、敬事愛人,而是隻要求言語謹慎。同一問,孔子對不同資質和才能的弟子提出的要求並不同,主要目的是引導方向和糾正缺點。仁者克己,提高自身修養,管住自己的言行舉止,應厚重沉穩,言易行難、多言必躁。

·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釋義: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他不太明白,又問:不憂愁、不恐懼,這就叫君子瞭嗎?孔子說:自我反省而沒有愧疚的話,還有什麼可憂慮和恐懼的呢?

解讀:君子是古代對品行高雅人的稱謂,人格上有良好的品質、德行、才能等素養。《論語》中孔子有很多處談論君子德行: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君子不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此處孔子回答司馬牛隻說做到不憂不懼,並解釋說自我反省若沒有愧疚就沒有憂慮和恐懼,也就是說君子能夠做到不失德、不失行,問心無愧,這種狀態內心就不憂不懼,司馬牛為人多言而躁,性情可能較為敏感,容易憂傷害怕,孔子如此回答很可能是針對司馬牛性格缺點而言的,並非是主義。千古名臣范仲淹《嶽陽樓記》中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君子憂國憂民、憂父母傢人、憂壯志未酬,人生可以無愧於心但哪能無憂無懼?

·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釋義:司馬牛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生死由命運決定,富貴在於上天安排。”君子認真謹慎地做事而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有禮貌,四海之內的人就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擔憂沒有兄弟呢?

解讀:司馬牛擔憂親情孤單和傢族傳承,子夏用天命和友情觀來安慰他。儒傢倫理和國人心理上將血脈親情和傢族傳承看得很重,講究香火傳承,人對親情的渴望不同於友情。儒傢思想有強烈的唯心宿命觀,事實上,生死有命也由人,富貴在天也在人,不然就沒有“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之告誡,“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的成功。孔子讓司馬牛以坦蕩胸懷去忘記憂傷,子夏讓他聽從天命交友來避免孤獨,其根本原因還是他內心敏感脆弱。人生面對悲慘境遇更需要自我從靈魂深處去堅強快樂的生活,人生的情緒源於心靈,改善心靈狀態可以驅除不良情緒。

·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釋義:子張請教怎樣做才算是明智。孔子說:暗中挑撥的壞話,切膚之痛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就可以算是明智瞭。暗中挑撥的壞話、切膚之痛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就可以算是有遠見瞭。

解讀:《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是自知之明,也就是說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人是明智的。孔子認為,人在兩種特殊狀態下能夠保持頭腦清醒就是明智的,一是從花言巧語中能夠明辨他人意圖,二是受到強烈刺激後仍能夠保持冷靜。他認為的明就是心智能夠時刻保持清醒,不被情感迷惑而盲從、不因心理恐懼而無智,這是心定神明,並認為能夠做到這點就能夠擁有遠見卓識。老子之明是認知自我,在於追求心靈清凈簡樸,修心養性之需;孔子之明是心不亂智,在於追求心靈中正穩實,斷事明理之要。明字面上表日月之輝,人生之明在於心智通達,能夠清晰看透事物的表象和本質,能夠知曉做人做事的道理即為明。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釋義:子貢問如何治理國傢,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民眾信任朝廷。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再在剩下的兩項中去掉一項,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沒有民眾的信任,那麼國傢就立不住瞭。

解讀:儒傢思想以尊崇道德為治國理念,提倡以德懷民、以信使民,也就是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信用即信而用之,孔子認為民眾信任朝廷是立國之本。中國古代國傢統治理念有兩種模式:王道或霸道,王道以德為基礎,佐以武力征伐;霸道以國力為基礎,對內統治主要用法律來約束,對外擴張以武力和策略來征伐,如商鞅變法後秦國的政治模式。實際上王道之中暗含霸道,隻是政治意識形態頂層設計註重人性道德構建,後人稱贊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其實並不很準確,應當是“祖述堯舜,禮樂文武”,因為周朝滅商的方式同樣是王道佐以霸道。孔子思想有著強烈的理想主義傾向,認為象堯舜一樣以德擁有天下是最完美的政治模式,但現實卻難以實現。春秋戰國群雄並起,玩的是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的生存競爭遊戲,一個國傢領土再小,若有強大的軍備,強國也不敢輕易欺凌,就如現在朝鮮搞核武恫嚇美國不敢妄為,但如果一個國傢去掉軍備,那就等於任人宰割的牛羊,不是立不立國的問題而是亡國命運。生存是人最基本的欲望,有飯吃是最基礎的民生保障,民不聊生會天下大亂,歷史上又多少王朝因農民起義而消亡,生死關頭又有幾人能堅守道德和信義。孔子的這些觀念過於理想主義,脫離社會現實,也是他在亂世之秋謀求治國安邦之職經常碰壁的主要原因。一切事務的成敗人是根本因素,國傢治理根本也在於人才,培養人才基礎在於教育,管理事務根本在於用人,因人興事、因人興政,政通人和則民富國強,至於糧食、軍備、信任也就會水到渠成,如秦國啟用商鞅而成就天下霸業。

·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釋義:棘子成說:君子有好品質就行啦,要文采禮儀做什麼呢?子貢說:遺憾啊!夫子您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文采禮儀反映出品質,品質表現在文采禮儀上。如果去掉虎豹皮毛上的花紋就與犬羊皮毛沒有多大區別瞭。

解讀:儒傢思想認為,君子內修而外形,文質彬彬斯為美,人的品質反映在日常言行舉止上,沒有外在良好的言行舉止無法反映出內在美好品質,事物的表裡相互和諧統一,內在的美好品質需要靠文采表達出來,所謂玉不琢不成器。道傢人生指導思想是清凈無為,內藏而外樸,認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被褐懷玉、和光同塵,不追求外在行為的顯露。其實,事物內外本身是統一的,人的內在品質與外在行為也是統一的,儒傢追求繁文縟節、道傢刻意隱藏自我,兩者都是人為追求外在行為表象,其實,中庸之道在於自然樸實,守中正而不偏倚,適當的外在舉止、沖淡守藏都是必要的。凡事過度就變得虛偽,貓有虎紋並非虎,狼披羊皮不象羊。

·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釋義:魯哀公問有若說:年成歉收,國傢備用不足,怎麼辦呢?有若回答說:何不用周代十分抽一的稅率呢?哀公說:十分抽二,我尚且不夠用,怎麼能去實行十分抽一呢?有若回答說:如果百姓用度足,國君怎麼會用度不足呢?如果百姓用度不足,國君用度怎麼會足呢?

解讀:有若認為薄賦則民足,民足則君亦足,君主應當施行仁政、厚德養民。民眾如水、君主如舟,水載舟亦覆舟,作為君主應當與百姓同甘共苦、共度時艱,饑荒之年,君主不應當增加稅賦而應當減輕民眾負擔,民眾得以生存自然會感恩戴德,有利於維護君主統治地位,否則容易發生民變。

·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隻以異。’”

釋義:子張請教怎樣提高品德修養和辨別是非,孔子說:樹立忠誠信義,行為遵循道義,這樣就可以提高品德。對於一個人,愛的時候希望他長期活下去;厭惡的時候又希望他死去。既要他長壽又要他短命,這樣就是迷惑。“真誠不會因情況而變化,隻會讓人覺得你怪異。”

解讀:《詩經·小雅·鴻雁之什·我行其野》中詩句有“成不以富,亦祗以異。”意思是:不是她傢比我富,是你變心的緣故。與《論語》中此句“誠不以富,亦隻以異。”對比有兩個字發生變化。孔子引用沒有加詩雲,要麼是弟子記錄有誤,要麼是孔子有意改用,如果是後者則可以翻譯成:真誠不會因情況而變化,隻會讓人覺得你怪異。意思說迷惑源於不能保持真誠持恒之心。此句子張請教如何崇德辨惑,也就尊崇道德和分辨迷惑,孔子認為尊崇道德就是確立忠信的品質,做事恪守道義;認為分辨迷惑就是不為自身的愛惡情感所左右,能夠保持清醒理智和真誠持恒之心。其實子張這個問題很宏大,德應當是指人生正確的品質和情感取向,從品性和行為上的美德有純潔、剛毅、謙和、謹慎、信義等,從情感上有仁厚、慈愛、友善等,至於忠信主要針對君臣和人際交往關系而言,忠誠是人對於事物擁有持恒不變心態。辯惑涉及心智對於事物的認識,人的意識既受到情感左右,容易情迷意亂而變心;也受到對事物理解的程度,不知而惑,韓愈說:“師者,授業解惑也”。

·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釋義: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務管理。孔子回答說:國君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景公說:太好瞭!如果真的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即使有糧食,我能吃得著嗎?

解讀:這是孔子提出的封建社會綱綸,也就是秩序構建,要維護好這種秩序,他認為各人都應當盡自己本分和職責,而忠、信、仁、義、孝、悌就是配合社會和傢庭秩序構建的道德倫理取向,從而實現體制秩序和情感意識一體化建設,這種模式構建強化瞭人際關系上權力和等級的不平等,形成人群的尊卑貴賤之分,是基礎於土地分封私有制度,以農業經濟為主導、相對穩固的社會政體模式,也是儒傢思想能夠根深蒂固處於文化統治地位的原因。現代文明倡導人際關系平等泛愛,政治管理大多是以增進廣大民眾福祉作為宗旨,但因分工角色不同仍需要各自恪盡職守。

·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釋義:孔子說:根據片面的供詞就可以判決訴訟案件的,大概隻有仲由吧?子路行事草率而當機立斷。

解讀:民眾打官司,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甚至會捏造事實,因此案件審查需要對簿公堂、呈堂證供,作為法官要梳理案情、查清事實、辨識奸偽,才能做出公正判決。這句話還是批評子路做事情草率魯莽,做決斷嚴謹慎重。

·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釋義: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一樣。重要的是要教化民眾不再發生訴訟案件。

解讀:雙方發生訴訟案件時常有一方奸偽或不講道理,這是民風不夠純厚的表現。孔子認為公正審理判決案件不是根本目的,最重要的引導教化民眾能夠純厚友善,不再發生或者減少發生訴訟案件。文化的重要性在於引導提升人性。

·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釋義:子張問怎樣處理政務,孔子說:居於官位不懈怠,執行政務要忠實。

解讀:孔子認為從事政務要恪盡職守、執行起來要紮實,也就是現代說的工作要愛崗敬業。

·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釋義: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則與此相反。

解讀:君子擁有仁德而愛人,因此樂於幫助別人去獲得成功快樂,不會去敗壞事情讓別人失敗痛苦,而心胸狹窄的人卻見不得別人好,心懷嫉妒暗中敗壞別人好事,落井下石將別人至於失敗痛苦之中而幸災樂禍。也就是品德高尚的人追求仁德愛人,品性低劣之徒樂於妒忌害人;君子行為象陽光雨露利萬物生長,小人行徑如毒蛇豺狼而損人害命。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釋義:季康子向孔子詢問為政方面的事,孔子回答說: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先做到端正,誰還敢不端正?

解讀:季康子傢族在魯國專權,孔子認為臣不忠君就是不正,故有此言相勸,並沒有教導他治國理政之道,孔子對國君有一片赤誠之心,用心良苦。魯定公十三年,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照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瞭,孔子不得已離開魯國,開始瞭周遊列國的旅程。

·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釋義:季康子為盜竊案件多發而苦惱,來向孔子求教。孔子對他說:如果您不貪求太多的財物,即使獎勵他們去偷,他們也不會幹。

解讀:盜竊行為多說明民眾用度短缺、不能安居樂業,也說明統治者收刮民脂民膏嚴重,整個社會風氣貪婪財物,上行而下效,因此多偷盜。孔子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質,因而勸誡季康子。管仲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民眾能夠豐衣足食誰還去偷盜呢?畢竟是件丟人的事情,人為瞭生存下去才不要臉面去違法或不道德。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釋義:季康子向孔子請教政事,說:假如殺掉壞人以此來讓人守法,這樣做如何?孔子說:您治理國傢,怎麼想用殺戮的方法呢?您如果樹立善良榜樣,百姓就會變得善良。君子的品德如風,小人的品德如草,風刮起來草隨之倒伏。

解讀:這段話是在討論是以法治國還是以德治國,也就是通過恐嚇民眾心理來減少犯罪,還是通過引導人性來避免犯罪。孔子一貫主張以德治國、以德化民,認為上行下效,社會風氣形成在於統治者的表率引導作用,民眾是追隨者。德治在於引導培養、法治在於懲戒恐嚇,德治約束性不強、但嚴刑峻法不服人心,人的性情和生存境遇各不相同,因此德治為本,法治亦不可偏廢。

·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傢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傢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傢必聞。”

釋義:子張問:士人怎麼樣做才可說是通達瞭?孔子說:你所說的通達是什麼呢?子張回答說:在邦國必定有名聲,在傢鄉必定有名聲。孔子說:這是有名聲,不是通達。通達的人,品質正直而喜愛道義,洞察別人言語內涵,觀察別人面容表情,時常保持謙和讓人的態度。做到這樣的人在邦國必定通達,在傢鄉必定通達。那些有名聲的人,表面上奉行仁德而行動卻相反,以仁人自居而不疑。他們在邦國必定有虛名,在傢鄉也必定有虛名。

解讀:孔子認為通達非指徒有虛名而是品德才能,做人品質端正,做事恪守道義,智慧明察事物,態度謙和善讓就是通達,而非徒有虛名或欺世盜名讓別人知道自己。

·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釋義:樊遲跟隨孔子在舞雩臺下遊覽,說:冒昧請教如何提高自身品德修養,消除惡念,辨別是非?孔子說:問得好啊!做事在先、收獲在後,這不就可以提高自身品德修養嗎?反省自身錯誤,不去指責別人缺點,這不就消除惡念瞭嗎?因一時氣憤,而不顧及自身和親人,這不就是迷惑嗎?

解讀:前面子張問怎樣提高品德修養和辨別是非,孔子回答說:講忠信、循道義,就可以提高品德修養;沒有保持恒定和理智,讓情感左右意識,搖擺不定就是迷惑。而這裡孔子回答樊遲說:做事在先、收獲在後就可以提高品德修養;反省自身、不苛責他人就可以消除內心惡念;情緒化做事,不顧及自身和親人就是迷惑。做事在先、收獲在後的含義是:人生經過社會實踐來取得成功,這個過程培養瞭自我品德;氣憤而不顧及自己和親人的含義是:人若情緒做事會犯錯,這也是犯迷糊。從很多對話中可以看出,孔子在回答弟子們疑問時常有針對性,沒有上升為系統性普適概念。就人心智犯迷惑會有很多因素,除瞭情感、情緒外,利益、知識都會影響,如利令智昏。弟子們得不到相同的解答也會犯迷糊。

·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釋義: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又問什麼是智,孔子說:瞭解人。樊遲沒有完全理解。孔子說:提拔正直的人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能使不正直的人變正直。樊遲退瞭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去見老師,問他什麼是智,他說:“提拔正直的人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能使不正直的人變正直”,這是什麼意思?子夏說道:這句話的涵義多麼豐富啊!舜有瞭天下,在眾人中選拔人才,把皋陶提拔瞭起來,不仁的人就遠離瞭。湯得瞭天下,也從眾人中選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來,那些不仁的人就遠離瞭。

解讀:“知”指“一語中的”,“日”指“每天”,合起來表示“每天都能一語中的”,智的本義指聰明,智力強。《道德經》也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以看出古人將看清楚人、知人善任看作是人生最重要的智慧,這是統治者的意識思維,是治理國傢的大智慧,也是狹義上對智的理解,即便子夏舉例解釋“舉直錯諸枉”後,估計樊遲仍迷惑不解。“舉直錯諸枉”是管理者的大智慧,也就是主導事物正確的發展方向需要以正糾錯,以仁德克制邪惡,以陽光驅除黑暗。

·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釋義:子貢問與朋友的相處之道,孔子說:朋友有缺點,忠心勸告並善意引導他,若不聽從就作罷,不要自取侮辱。

解讀:人與人之間相熟親近成為朋友,對方若有缺點,作為朋友應當善意提醒和忠心勸告,也就是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促進。若勸告無效而不放棄,事情則走向反面,導致對方翻臉、友情破裂,而自取其辱。孔子認為與其如此不如放棄,減少產生沒有必要的不良情緒,提倡任何事情不偏執、走極端,適度、適可而止,中庸之行為指導思想。

·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釋義: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交朋友來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解讀:以文會友的價值在於增長智慧、陶冶情操,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與德行好的人交往可借鑒提高自身品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與人之間能夠相互影響意識和行為,尤其是關系親近的朋友,擇友不可以不慎重,特別是心智能力尚不夠成熟的人生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