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王號

小三吧 2024-09-10 01:44 6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宋朝封王雖然不像唐朝這樣泛濫,但總體上也不太值錢。主要那時候王的品級與官品是一對一的關系: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國公從一品,郡公、開國郡公正二品,開國縣公從二品,開國侯從三品,開國伯正四品,開國子正五品,開國男從五品。而職官裡的三師三公三孤以及三省主官,後期的左、右丞相(左、右仆射改)都為正一品,與親王並肩。

《玉海》記載,北宋景祐三年正月,翰林學士承旨章得象等評定三等國名,分大國、次國、小國。其中宋朝的國姓、國號,以及諸帝即位前用過的王號和國公封號,不再另封,包括:

趙、宋(國姓、國號)

梁(國都開封屬梁州,另後周恭帝即位前封梁王)

晉(宋太宗封晉王)

壽、襄、韓(宋真宗封號)

慶、昇(宋仁宗封號,慶國公→昇王)

光、潁(宋神宗封號,光國公→潁王)

均(宋哲宗封號,均國公)

寧、端(宋徽宗封號,寧國公→端王)

定(宋欽宗封號)

蜀、康(宋高宗封號,蜀國公→康王)

建(宋孝宗封號)

恭(宋光宗封號)

英、嘉(宋寧宗封號,英國公→嘉王)

建、吉、益(宋端宗封號,建國公→吉王→益王)

滑(宋太祖即位前所領節度使)。

具體的王號如下:

秦【秦川】、齊【臨菑營丘】、魏【大名】、燕【薊城】、楚【彭城】、魯【曲阜】 以上舊大

陳【宛丘】、吳【姑蘇】、越【防稽 於越】 以上舊次今升

夏【朔方】、商【上洛商於】、周【雒陽】、漢【廣漢】、唐【唐城 泌陽】 今添 

徐【徐方徐土】、冀【冀方信都】、雍【西河】、揚【廣陵淮海】、益【華陽】、鎮【真定】、鄧【南陽】、邠【豳土新平】、兗【濟河】、荊【荊南】、鄆【東平】、涼【武威】、潭【長沙】、豫【荊河汝南】 以上大國

趙、晉、韓、梁、昇、益、蜀諸國不封。

衛【淇水】、鄭【滎陽原武】、蔡【上蔡汝南】、曹【濟隂】、許【許田許昌】、代【鴈門】、瀛【河間】、岐【岐陽】、隨【漢東】、邢【襄國 鉅鹿】 以上舊次

涇【涇水】、廣【南海番禺】、福【閩山長樂】、華【華隂】、宿【符離】、宻【高宻宻須】、潞【上黨潞氏】、 蘇【姑蘇】、相【安陽】、婺【東陽】 以上次國

曹、慶、壽、潞、定、延諸國不封。

江、滕、向、黃、紀、譙、原、弦、祁、鄶、耿、介、道、酆、蔣、蕭、郕、譚、霍、夔、萊、郇、鄅、郯、笍、薛、鄖、莒、鄣、羅、郜、鄎、戴、桐、遂、管、沈、虞、應、息、任、崇、滎、扈、濮、巢、安、申、虢、邾、杞、賈、鄶、䢵、巴、夷、谷、頓、麋、黎、葛、蓼、項、聃、茅、胙、庸、鄀、牟、權、甘、祭、尹、溫、毛、樊、成、單、劉、鞏、鄘、韋、鬲、杜、呂、皖、留、邰、鄠、郿、焦、宛、酂、穰、葉、郢、鄢、湣、劇、費、繒、郚、隴、范、程、鄱、鄃、潘、涪、遼、贏、絳、汲、梧、軹、營、翕、秺、藺、易、鄗、洮、昌、翟、陸、淄、卞、綸、盧、翼、鄒、房、褒、沛、邳、彭、竇、鄂、鄴、薊、汧、沔、沂、肅、岷、郳、鄯、莘、順、渝、郫、蒲、酅、豐、棣、儀、懷、永、盛、濟、信、義、睦、丹、恩、簡、忻、韶、循、願、雅、通、虔、資、昭、欽、珍、溆、集、和、衡、會、撫、嶽、袁、桂、蘄、灃、深、洋、鄜、瓊、茂、衢、澶、德、吉、景、郴、博、賀、惠、潤、秀、邗、頜、郃、潛、廬、澤。以上小國

舒、英、觀、滑、康、潁、光、寧、襄、均、嘉、端、恭、建諸國不封。

一般皇子初封郡公、國公、再封郡王。晉封親王時,王號先從小國中選擇,之後次國、最後大國。比如宋英宗的嫡次子趙顥,先封為樂安郡公,升祁國公,升東陽郡王,升昌王(昌國小國),進封岐王(岐國次國),再進封雍王(雍國大國),然後遷轉封為揚、徐、冀、楚諸大國國王,死後追贈為燕王(大國)、吳王(大國)。

兩宋還有四個嗣王爵(因嫡系入繼皇統而加封的本宗),分別為:嗣濮王(宋英宗生父趙允讓一系)、嗣秀王(宋孝宗生父趙子偁一系)、嗣沂王(宋孝宗次子,魏王趙愷之子一系)、嗣榮王(宋理宗生父趙希瓐一系),以及一個安定郡王(宋太祖趙匡胤之後,太祖第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一系出過兩代安定郡王【第一代和第七代】,其餘都出自太祖次子燕懿王趙德昭一系【後幾代都系燕懿王四子趙惟忠之七子趙從信一脈】)。其他郡王、親王均不世襲。

與明清宗室不同,宋朝的王侯隻是虛名,待遇跟著官階走,初封郡公、國公時,不過一介刺史而已:仍以趙顥為例,其起傢為右內率府副率,封安樂郡公時遷和州防禦使,進祁國公時轉明州觀察使。加檢校太傅、保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封東陽郡王。此後晉封親王,王號從小國到次國到大國,先後拜太保、太傅、太師,賜贊拜不名,入朝不趨,移鎮京兆、鳳翔,又改淮南、荊南節度使,死後贈尚書令兼中書令、揚荊冀三州牧、燕王,後改吳王。

又如宋太宗的八子,傳說中八賢王的原型之一趙元儼,爵位初封曹國公,官階檢校太保、左衛上將軍;次年進封廣陵郡王,為平海軍節度使,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檢校太傅;進封榮王後,改昭武、安德軍節度使,後又加兼侍中、加檢校太尉、加兼中書令。一路歷封彭王、通王、涇王、定王、孟王、荊王,進太保、加太傅、拜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授陜州大都督,京兆尹,荊南、淮南節度大使,行荊州、揚州牧。死後追封燕王。

宋朝的異姓王也不少,雖然大多是死後追封的。後周末帝柴宗訓被趙匡胤封為鄭王,這是兩宋第一個異姓王。

此後北宋陸續滅掉瞭十國中殘存的幾個小國,其君主被俘後降封公侯,死後則追贈為王。如後蜀末帝孟昶封秦國公,死後追封楚王。南唐末帝李煜封違命侯,死後追封吳王。北漢末帝劉繼元先後封為彭城郡公、彭城公,死後追封彭城郡王。生前封王的僅吳越國主錢俶,先後被封為淮海國王、漢南國王、南陽國王、許王、鄧王:

兩宋一共冊封瞭幾十個異姓王。被杯酒釋兵權的開國名將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曹彬、慕容延釗、李繼勛等人均死後封王,而符彥卿與王景則是生前封王。符彥卿在後周時就被封為魏王,宋代周後因之,其三個女兒分別為周世宗、宋太宗的皇後。王景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六朝元老”,後唐時為都虞候、後晉時為節度使、後漢時為檢校太師、同平章事、後周時封國公、加兼中書令。未得封王的則有韓重贇、劉廷讓、張令鐸等。

文臣宰執中趙普最早在宋真宗時追贈為韓王;韓琦在徽宗時追封魏郡王;何執中追封清源郡王;王安石同在徽宗時追封舒王,欽宗朝、高宗朝削之。秦檜死後追封申王,寧宗朝削之。孝宗朝兩度為相的史浩死後追贈會稽郡王、後加封越王。寧宗、理宗兩朝的權相史彌遠死後追贈衛王。

因武功生前封王者除符彥卿、王景之外,還有廣陽郡王童貫、咸安郡王韓世忠、清河郡王張俊、同安郡王楊存中(楊沂中)。童貫因“奪回”燕雲十六州之功,韓世忠曾平定苗劉之亂、黃天蕩一戰幾乎擒殺金帥完顏宗弼,楊存中紹興年間以長斧士破掉金軍的“拐子馬”,張俊是中興四將之一,對趙構有擁立之功。

南宋高宗、孝宗、寧宗三朝共追封瞭七位抗金名將為王,清人所編《幼學歌》中有“宋七王”:

此外還有抗金名將劉錡也在孝宗朝追封吳王,加贈太子太保。以上8人都曾隸屬張浚麾下,不過張隻得封魏國公。

南宋末年有抗蒙將領呂文德追封“和義郡王”。

宋朝外戚封王者最多。1253年,南宋末年,寧宗外戚會稽郡王楊次山之子楊谷、楊石受封永寧郡王、信安郡王,這是兩宋最後的異姓王。

太祖、太宗外戚

真宗外戚李傢、潘傢、劉傢(追贈三代)

仁宗外戚李傢、張傢、曹傢(追贈三代)、周傢

英宗外戚高傢,追贈三代

神宗外戚向傢,追贈三代

哲宗外戚劉傢、孟傢(追贈三代)

宋徽宗外戚王傢(王審琦後代?也可能是攀附)、鄭傢

宋欽宗外戚

宋高宗外戚韋傢(追贈三代)、邢傢(追贈三代)、吳傢(追贈三代)

宋孝宗外戚郭傢、夏傢、謝傢(追贈三代)

宋光宗外戚李傢(追贈三代)

宋寧宗外戚韓傢、楊傢(追贈三代)

宋理宗外戚楊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