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簡介

氢氰酸 2024-04-05 01:12 15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1019~1086年)主編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司馬光曾患歷代史籍浩繁,學者難以遍覽,立志要寫出一部內容有“善可為法,惡可為戒”之用,形式有簡明扼要之長的通史。他於北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將自己編成的從戰國到秦亡這一段歷史的編年體《通志》八卷進呈宋英宗,得到宋英宗的贊賞和支持。宋英宗鼓勵他繼續編下去,給他配備瞭幾名得力助手,專門設置瞭書局,並賜書名為《歷代君臣事跡》。第二年(1067年),宋神宗繼位,以其所編具有“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之意,又新賜書名曰《資治通鑒》,並序以獎之。

司馬光前後用瞭19年的時間,終於在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即司馬光去世前兩年,將編好的《資治通鑒》全書呈報宋神宗。元佑元年(1086年)九月,司馬光病逝;同年十月,宋神宗敕命將校定的《資治通鑒》書稿予以刻印。可以說,司馬光傾其畢生精力,一絲不茍地完成瞭這部巨著。他在《進書表》中稱“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實屬記實之辭。

此書為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約300萬字。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人們將其和《史記》,並稱“史學雙壁”,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兩名偉大的作者則被人並稱“史學兩司馬”。


《資治通鑒》由司馬光總其大成,協修者有劉恕、劉攽、范祖禹3人。劉恕博聞強記,自《史記》以下諸史,旁及私記雜說,無所不覽,對《通鑒》的討論編次,用力最多。劉攽於漢史、范祖禹於唐史,都有專深的研究。他們分工合作,各自作出瞭重要貢獻。最後,由司馬光修改潤色,寫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奪,一出於光。

《資治通鑒》征引史料極為豐富,除十七史外,所引雜史諸書達數百種。書中記事,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詳而不亂。遇年月、事跡有歧異處,均加考訂,並註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為《考異》,因此,這部史書,體大思精,不但史料充實,而且文筆生動,特別是它的時間概念極為明確具體,讓人愛看,看瞭還想看,又很耐看,其魅力是經久不衰的。

《資治通鑒》因司馬光一人精心定稿,統一修辭,故文字優美,敘事生動,且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歷來與《史記》並列為中國古代之史傢絕筆。於敘事外,還選錄瞭前人的史論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寫瞭史論118篇,比較集中地反映瞭作者的政治、歷史觀點。對歷史上有關圖讖、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瞭批判的態度,是史學思想的重要進步。

《資治通鑒》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註《資治通鑒》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傢、思想傢、學者不勝枚舉、數不勝數。對《資治通鑒》的稱譽,除《史記》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一部史著可與《資治通鑒》比美。 可用清人王鳴盛的一句話來概括:“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

《資治通鑒》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在橫跨中國16個朝代,一共1362年的歷史中,詳近略遠,隋唐五代(《隋紀》、《唐紀》、《五代紀》)371年,占全書40%,史料價值最高。很明顯的他多次著墨在其中的賢明政治時期,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等。

司馬光是為瞭鞏固當時的封建政權,才編寫《資治通鑒》,這就決定瞭此書的內容主要是政治史。因此,在編纂《資治通鑒》時,在繼承前人的同時,又有所發展。他把歷史的君主根據他們的才能分為創業、守成、陵夷、中興、亂亡五類。

除政治之外,《資治通鑒》還記載瞭文化、科技、經濟、軍事、民族關系、歷史人物評價等方面,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傢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後人。。

  1. 在文化方面,就學術思想來說,上至先秦的儒、法名、陰陽、縱橫五傢的代表人物和學術主張,下及漢初的黃老思想,漢武帝的獨尊儒術,以及魏晉玄學的盛行都有記載。對於佛教、道教的起源、發展,以及儒、佛、道之間的鬥爭也有敘述。對西漢以來經學的發展,典籍的校理,石經的刻立,九經的雕印及流傳,都有較系統的陳述。著名的文人學士及其作品也有記載。
  2. 在科技方面,記載最多的是歷代的歷法。其他如天文學、地理學、土木建築(如秦代的長城,隋唐的長安城和洛陽城)、水利工程(隋代的大運河)也有反映。
  3. 《資治通鑒》也註意關於經濟的記載,因田賦和賦稅是封建經濟的首要問題。因此,它對於商鞅變法,文景之治,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等都有記載。
  4. 對於軍事的記載,《資治通鑒》也很突出,對戰爭的描述也很生動。凡是重大的戰役,對戰爭的起因,戰局的分析,戰事的過程及其影響,都有詳細記載。如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都是傑出的例證。
  5. 對歷史人物、事件的評價,是以"臣光曰"的形式開頭,共撰寫瞭史論118篇,比較集中地反映瞭作者的政治、歷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