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感覺很久沒有讀完一本書瞭,最近的一本書也是7月份時一直在看的《最好的道別》,大概因為小道消息的推薦,開始閱讀它,希望瞭解此書中面對死亡的真實場景,讀完甚有收獲,但是閱讀進度實際停留在瞭80%,我就放棄瞭。如果算上真正讀完的一本書,應該是更早之前王雲五的《我怎樣讀書》。

讀書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感覺已經被神化,我們經常稱之可以洗滌精神,甚至如騎行西藏一般,凈化心靈。於是本末倒置,本來是讀著書,卻被書奴役著,不知有多少人在為瞭讀書的數量而競相曬著書單,這讓我想起瞭之前自己寫的文章,《一種不愛讀書的病》。

在我看來,讀書是一種緣分,能沉浸在一本書中應該是一段美好的記憶。之前,因為在高中時讀瞭一本魔幻小說《七界傳說》而迷上閱讀,其帶我進門,但也讓我開始厭惡魔幻小說裡渣一樣的文字功底,當然,“月光”的小說除外。在那之後,從班級訂閱的《中華活頁文選》裡,我又逐漸喜歡上瞭費振鐘的散文,讀來愉悅,恣意不得。而之後持續的挖掘中,還找到瞭到目前為止對自己而言最為重要的的一部小說《平凡的世界》,狠狠得被這部西北的故事勵志瞭一回,激動不已,後來接著讀完瞭《狼圖騰》《秦腔》等等一眾小說才回到餘秋雨的散文。《行者無疆》和《文化苦旅》是我的最愛,它們是高中復讀時桌子裡的私藏,總是在晚自習第二節課下課拿出來。

從高中復讀開始,讀書變得極為功利,書單就與路邊攤上售賣的書目開始同步,《思考致富》《誰動瞭我的奶酪》《世界是平的》《卡耐基》《激蕩三十年》《學會提問》《第五項修煉》……等等,我們稱之為雞湯文的時光,直到大三才逐漸平和下來。

等到大學快要結束以及開始工作的時機,讀書已經開始漸變為閱讀,不再為瞭虛榮而讀書,換為求索問題才閱讀,但存在較長時間的誤解是,以為學習就是讀完那些書,後來才知道這個認知該是多麼愚蠢和單純。閱讀的真正進化是,搜索找到的文章成瞭閱讀的最小分割單位,並占據較大比例。主題式閱讀帶來瞭更為深刻的理解,比如為瞭瞭解兩岸三地的一種“分裂”,從雜志到書籍到文章,一路瞭解瞭“東德與西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朝鮮和韓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還有介紹香港、臺灣文化歷史的書籍以及知乎問答,最後分別讀瞭蔣介石、毛澤東以及蔣經國的傳記,借此希望修正自己的歷史觀。

到現在為止,覺得問題才是閱讀的出發點,Google是其中最為有效的一種擴展方式,也許是否是書籍或者文章,或者雜志,已經不那麼重要,有時甚至覺得與人交談也是一種閱讀,閱讀別人的故事,隻要能找到答案。

在手機上,我把閱讀喚做“世界·觀”,意味著“觀世界”,訂閱瞭喜愛的文章和視頻、收藏一些喜愛的電影和紀錄片、訂閱瞭那些侃侃而談的播客,關註瞭寥寥幾個的微信號,偶爾刷一刷twitter和Reddit(培養英語語感),有時沒事Google一下,將遇到的好書做成自己的書單,排成序慢慢看,並經常聽聽別的地方的人的故事,比如剛去的臺灣,像在一個平行的世界一樣。很多一樣,又感受那種不一樣。

註:盡量給一些書添加瞭鏈接。